安庆市 市直 安庆市南关清真寺
安庆市南关清真寺 安庆市南关清真寺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位列全国百座名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该寺位于市迎江区大南门之回族教坊内,背倚盛唐山,面临扬子江,涨水季节,上下舟楫远远可望见殿脊高耸,甚为壮观。 安庆市南关清真寺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为明世袭骠骑将军马义所建,至今已有540多年的历史,全寺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金碧辉煌。寺内主建筑无像宝殿的面积、高度和精致程度在长江沿线的宗教殿宇中罕见,无像宝殿装饰、雕刻最为壮丽动人,其中黑底阿文金字落地对联金光闪烁,悬挂的四排宫灯甚感殿内富丽堂皇,显示出尊严华贵气氛,并极富民族文化韵味,有“万里长江第一殿”之誉。该寺地处安庆市回民传统的聚居区大南门,不仅是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广大回民群众进行民族聚会的重要场所。 南关清真寺在清初由马公美等人大修并扩大规模,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光绪二年(1876年)本坊马敏斋等“十五执事”主持在原址重建,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工程告竣,总计耗银万两,历时21年。建有无像宝殿、明德堂、弘道堂、劝学堂、垂花门楼、省心楼、望月亭、洗心所、超泉井、归真堂、养正堂等建筑。文化大革命中,该寺遭到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南关清真寺又进行了几次小的修缮,营建了含洗心所、女殿的新楼。但宏大的无像宝殿终因百年未曾大修,又经文革破坏和白蚁蛀蚀,有倒塌危险。其它古建筑亦成颓势。 2000年5月,在各方的大力支持相助下,市伊协专门成立修缮小组对大殿进行全面整修,历时3年方告竣工。此次大修,重铺了大殿屋顶,重置了地板,恢复了殿内几十幅落地描金阿文长联,又依原样重修了垂花门楼、明德堂、宏道堂、劝学堂,重建了归真堂(殡仪室)。重修了水房(洗心所)。至此,全寺面貌焕然一新,美轮美奂。 该寺南大门临清真寺街(旧名忠孝街),西临大南门正街,东与另一文保单位“探花及第”(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回族历史文化陈列馆)接址,首建者均为是爱国将领、明世袭骠骑将军马义。马义致仕(退休)后,修旨建“清真堂”(即今清真寺)和马氏宗祠“敦悦堂”(即今陈列馆),两堂交相辉映,构成一处壮丽的古建筑群。南关清真寺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全寺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布局严谨,可容千人礼拜。其高度、体量和精致程度,有“万里长江第一殿”之称。大殿内雕刻最
查看详情
安庆市 桐城市 桐城市清真寺
安庆市 桐城市 桐城市清真寺
查看详情
黄山市 屯溪区 屯溪清真寺
黄山市屯溪区清真寺坚持按照“爱国爱教、知法守法、团结稳定、活动有序、安全整洁、服务社会”的总要求,在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中,依照法制固和谐、适应求和谐、民主促和谐、管理谋和谐、文化育和谐、稳定保和谐的总思路,积极开展创建活动。 清真寺领导班子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搞好全面教务工作的前提,努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宗教活动场所成员守则》等制度,同时把制度上墙,接受广大信徒的监督,逐步实现了制度化管理、民主化管理,营造了风清气正、管理有序、团结和睦的良好局面。积极引导广大穆斯林爱国爱教、知法守法,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促进社会和谐。教职人员能够以身作则,带头执行,把《宗教事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加强品德修养,提高宗教学识和综合人文素养,深入挖掘宗教经典和教义中的积极因素,为促进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做出了应有贡献。
查看详情
淮北市 烈山区 烈山区清真寺
淮北市 烈山区 烈山区清真寺
查看详情
蚌埠市 淮上区 淮上区四铺清真寺
蚌埠市 淮上区 淮上区四铺清真寺
查看详情
蚌埠市 蚌山区 蚌山区旅蚌清真寺
蚌埠市 蚌山区 蚌山区旅蚌清真寺
查看详情
蚌埠市 蚌山区 蚌山区黄庄清真寺
蚌埠市 蚌山区 蚌山区黄庄清真寺
查看详情
蚌埠市 蚌山区 蚌山区清真女寺
蚌埠市 蚌山区 蚌山区清真女寺
查看详情
蚌埠市 龙子湖区 龙子湖区马村清真寺
蚌埠市 龙子湖区 龙子湖区马村清真寺
查看详情
蚌埠市 固镇县 固镇县五铺清真寺
蚌埠市 固镇县 固镇县五铺清真寺
查看详情